記得有一陣子金牛角麵包在台灣好紅好紅,同事親友還會特地到三峽買來與大家分享。這種硬質、奶香味重的麵包,看來質樸無華,但咬起來紮實的香氣卻令人無窮回味。
牛年到了,農曆春節時分我突然想烤點金牛角提點牛年意象。我手不巧,沒法大量手工壓桿,參考了網路上攪拌機操作的食譜看似成功,但吃起來卻少了些味道。再試了幾次,總算找到自己喜歡的咬感以及奶油香。
我沒有做到記憶中的那麼乾硬,還是略攪打到有點薄膜的程度,吃起來是帶有嚼勁的口感。奶油香氣隨著每次咀嚼一點一滴的在口中綻放,現在打字的當下還是可以想起那單純的香。
因為油重,有點罪惡,刻意做成50g麵糰的小小牛角,這樣可以提醒自己吃少一點 XD
以下配方約可以做出50g重的小金牛角麵包42個
[材料]
麵糰材料:
高筋麵粉 1200g
糖 210g
酵母粉 2.4 tsp
無鹽奶油 160g
牛奶 360-390g (請分次小心加入,讓麵糰可成糰即可,水份多會麵包體就會軟了)
鹽 2 tsp
全蛋 3顆
塗抹表面材料
全蛋 1顆
無鹽奶油 60g
[作法]
Step 1 所有材料除了奶油之外,放入Bosch Universal Plus以轉速2打約3-5 min略為成糰即可。牛奶一定要慢慢加,這是硬質麵包,不用太濕,也不用拉出了不起的薄膜,所以大概到照片中這樣不均勻、已成糰的程度我就加入奶油。
Step 2 加入奶油後一樣轉速2打約5 min略為成糰(依然不用非常均勻),蓋上蓋子在攪拌機裡休息10min。
Step 3 休息完,繼續打到有點薄膜即可。(我大約打了18 min,前10 min用轉速2,後面8 min開到轉速3,每1-2 min確認一次麵糰狀況。因為牛角麵糰很紮實,我有考慮未來在此步驟一開始就開轉速3攪打,看看是否可以縮短時間。)
Step 4 第一次發酵15min就好,因為金牛角麵包紮實,不用發太久。我直接放在Bosch裡加蓋發酵。
Step 5 分50g一顆小的麵糰,滾圓,表面用保鮮膜蓋起來才不會乾掉。
Step 6 搓揉成水滴形,再桿開、桿長。
(其實比較熟練之後,可以省略掉Step 5滾圓的動作,直接把麵糰搓揉成水滴形即可,但新手的話先滾圓比較容易整形。)
Step 7 鈍端直向切開,往外翻折拉出兩個倒三角。再由下方往上捲出牛角形。
後來發覺一開始把水滴的上方桿長,比較容易捲出漂亮的形狀。
Step 8 整形好,放入烤箱進行第二次發酵30min。(我發酵前都會開10-20秒烤箱,讓它有微溫就關掉,再放一杯熱水維持溼度幫助發酵)。發酵完成,大小不會差很多,但會感覺麵糰蓬蓬的較有彈性。
Step 9 發酵完成後,刷蛋液,340度F烤10min。
Step 10 烤了10 min後,再一盤盤拿出來刷無鹽奶油,放進去時順便上下左右交換烤盤位置。
再繼續以340度F烤10min左右,就可香噴噴的出爐囉!(兩段焙烤時間總共20-22 min)
這款是我覺得難得放到第二天後,比出爐時還好吃的麵包。第二天早餐時,想拍個切面給大家看它緻密的模樣,卻因為種種原因一直無法近拍 XD
配上一杯咖啡,真的好滿足哪!
延伸閱讀
Bosch幫我做出的麵包們請點此
更多烘焙心得分享,請加入 CHAL in CA粉絲團